查看原文
其他

两千年古墓隐藏着哪些秘密?北大考古为你拨开迷雾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8-18

编者按

距今两千多年的古国墓葬重见天日神秘的春秋高等级贵族墓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青铜器上镌刻的铭文又在诉说怎样的历史?史书上的随国与曾国遗址有何关联?楚国公主的陪嫁器物出土又会带来怎样的发现?
近日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北大考古文博学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单位合作

发掘的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从全国1000多个考古发掘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点击查看文章《北大考古,牛!》


该项目收获颇丰、意义重大一起跟随考古文博学院项目团队走近枣树林墓地解密这座考古构建最完整的周代封国
探寻神秘的古曾国之谜



古国墓葬揭开历史谜团


点击视频,了解项目详情


1978年,就在距湖北随州叶家山不到20公里处的擂鼓墩,曾侯乙墓的出土震惊世人。一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神秘古国——古曾国,赫然出世。可是,这一真实存在的诸侯国,为何没有文献史籍记载?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为何在随地却屡出曾器?曾国和史书上记载的随国究竟是什么关系……围绕曾随之间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持续长达四十多年的争论。
如果说曾侯乙墓的发掘是“曾随之谜”的起点,它使得不见于史书的曾国的神秘面貌开始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么,枣树林曾国贵族墓地的发掘,则为这个困扰学术界已久的谜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随州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坐落在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岗地上,面积约26000平方米。2018 年3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等单位对枣树林墓地开展主动发掘。

发掘情况显示,枣树林墓地是春秋中晚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一致为东西向,排列整齐,规划有序。
目前已发掘土坑墓54座、马坑3座,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两组南北并列大墓的发掘:M168 曾侯宝及其夫人M169芈加墓,M190曾公求及其夫人M191渔墓。其中,解决了 “曾随之谜”的就是曾侯宝夫人芈加墓。

M190(曾公求)椁室正射影像


曾侯宝夫人随葬的编钟上有大量铭文,其中有段为曾侯宝自述,称自己是“余文王之孙,穆之元子,之邦于曾”,又提到“余小子加嬭(芈)曰”。


联系青铜缶上的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缶”看,曾侯宝夫人是楚国的二公主,可称“芈加”或“加芈”。楚国称曾为“随”,充分说明曾随一家。
至此,困扰学术界数年的“曾随之谜”终于尘埃落定。
北大考古与枣树林墓地的故事


从2018年开始,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多位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枣树林墓地的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发掘期间,北京大学李伯谦和刘绪教授多次亲赴随州,了解最新成果、指导墓地发掘,并总结了发掘成果的重要意义。
出土的文物如何在第一时间得到保护?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陈建立教授团队就负责开展出土文物的科技检测和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贯彻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第一时间现场介入的理念,团队派两名博士研究生参与墓地的发掘工作。在发掘过程中,团队根据文物的材质和出土现状,协助发掘团队现场制定或调整相应的发掘、保护方案,让文物一出土就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也为发掘工作随时随地提供参考和指导。
出土青铜器锈蚀严重,如何透过层层铜锈解读千年前的秘密?北大文物保护专业的师生通过给文物拍X光片等科学手段,一窥青铜器背后无声的历史。

(曾公求)出土铜器组合照


在X光的帮助下,青铜文物锈层之下的纹饰和铭文得以及时发现,青铜器的内部结构和破损状况也能被清晰掌握。他们还利用X射线衍射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青铜器的腐蚀产物进行分析,探明铜器表面的锈蚀和埋藏环境变化的关系,为后期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他们对枣树林墓地出土铜器的合金成分、制作工艺和铅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发现春秋中期曾国青铜器合金配比中的锡含量较春秋早期有所升高,铅同位素比值类型发生变化。这些现象表明,公元前650至600年,金属锡资源相当充裕,这一发现深化了我们关于先秦时期国家重要资源管理与流通问题的认识。

工作人员在清理青铜器


在枣树林墓地,除了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也有许多突如其来的惊喜。参与发掘的博士生张天宇印象最深的是芈加墓中的青铜编钟。在此次发掘的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之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礼器。其中,芈加墓中出土的青铜编钟上刻有长篇铭文,上面提到“帅禹之堵”的内容。
这是第一次通过科学考古发掘发现的提到“大禹”的文物。当时正值酷暑,室外温度逼近40℃,但大家全然忘却了酷热的天气,心中满满洋溢着亲历重大考古发现的激动之情。

工作人员在观察、记录M129墓出土的编钟



以手铲修补先秦史


这样一座巨大而完整的古国墓葬的发掘,使得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国君世系、社会阶层、文化面貌。作为目前考古建构最完整的周代封国,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的价值远不止于揭开“曾随之谜”的谜底。

M190(曾公求)编钟组合


枣树林墓地的发掘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的缺环,对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三组曾侯墓葬在布局和年代上都与墓地之南的曾侯、曾侯墓葬相衔接,整个墓地规划有序,墓葬排列整齐,体现了周文化墓地特征和曾国葬制的传统。


同时,墓葬随葬器物的形制由与周相近到楚文化风格的演变,也为探讨曾、楚、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春秋中期曾国乃至周文化体系青铜礼器的变革、构建南方青铜文明意义巨大。


CK5(曾公求)车坑出土神人驭龙双通车构件 

枣树林墓地发掘出的青铜礼乐器上的铭文也反映了丰富的曾国及周王朝历史文化信息——芈加编钟铭文“帅禹之堵”、“以長辝夏”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材料;曾夫人渔墓出土铜鼎铭文“唐侯作随侯行鼎”,为寻找唐国提供了新线索;曾公求编钟铭文中出现了“玄镠”、“黄镈”、“鐈膚”等系列贵重金属材料的名称,对研究冶金史和材料史具有重大意义。


考古工作

是手铲释天书、拂尘觅古幽的过程

考古工作者们秉持

“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的原则

在田野中寻觅与历史对话的契机

不断解读、修正、缀补着古史

这次枣树林墓地的发掘与研究工作

正体现了考古写史的作用与意义




相关链接


北大考古,牛!


北大考古,与你赴一场千年之约


如果想通晓今古,那就来北大考古!


山西境内首批汉代简牍出土,

来感受下北大考古的含金量!


厉害了,北大考古人 | 国家宝藏的守护者





来源: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

文字:吴星潼、孙可心

图片、视频: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

排版:南瓜酱

责编:昭花花、谭诗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